个体工商户(如小餐馆、便利店)的债务处理容易陷入 “公私不分” 的误区 —— 老板用个人资产还店铺债务,或店铺债务牵连个人财产,最后导致 “生意失败还负债累累”。其实个体工商户债务处理有明确的责任边界,按这 3 个关键处理,能合理划分责任,减少损失。
第一个关键:“区分‘经营债务’与‘个人债务’,避免混为一谈”。个体工商户的债务分为两类:一是 “经营债务”,用于店铺经营的债务(如进货欠款、店铺租金、经营贷款);二是 “个人债务”,用于老板个人生活的债务(如个人房贷、消费贷款)。经营债务需用 “个体工商户的财产” 偿还,个人债务需用 “老板个人财产” 偿还,两者不能混淆。比如某餐馆老板因进货欠供应商 3 万元(经营债务),需用餐馆的营业收入、设备等财产偿还;老板个人借的 2 万元消费贷款(个人债务),需用个人工资、存款偿还,不能用餐馆财产还个人债务,反之亦然。
第二个关键:“承担‘无限连带责任’,做好风险防控”。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,个体工商户的老板需对 “经营债务”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—— 若店铺财产不足以偿还经营债务,老板需用个人财产(如个人房产、存款)补足。这意味着 “店铺倒闭” 可能导致老板个人负债,因此处理经营债务时要做好风险防控:一是 “控制债务规模”,避免过度借贷,经营贷款额度不超过店铺半年营业收入;二是 “及时止损”,若店铺持续亏损,无力偿还债务,可选择 “注销个体工商户”,清算店铺财产偿还债务,若仍有剩余债务,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,避免债务越滚越大。
第三个关键:“协商‘债务重组’,减轻还款压力”。若个体工商户无力偿还经营债务,可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:一是 “分期还款”,针对供应商货款、租金等债务,协商 “分 6-12 期偿还,每月还固定金额”,比如欠供应商 5 万元,协商后每月还 5000 元,10 期还清;二是 “债务减免”,针对高利息的经营贷款,协商 “减免部分利息或罚息”,比如某老板欠网贷平台经营贷款 3 万元,年利率 20%,协商后减免 5000 元利息,只需还 2.5 万元本金;三是 “以物抵债”,用店铺闲置设备、存货等财产抵扣债务,比如用价值 1 万元的设备抵扣 1 万元欠款,减少现金支出。
个体工商户债务处理的核心是 “明确责任边界,主动协商”,既不盲目用个人财产填经营债务的窟窿,也不逃避应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,通过合理规划,最大程度减少债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。